两会声音 | 青岛市政协委员张红光:提高房地产市场流动性需有效措施
青岛市政协委员、青岛市新联会理事、青岛市黄海公证处主任,张红光
当前中国面临的最大挑战是保持经济稳定和发展。中国经济已经取得了巨大的成就,但仍面临着许多内外部的压力和风险,如国际贸易形势、人口老龄化等。
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,经济才能行稳致远。面对如今的房地产市场,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,对增加财政收入,提振市民信心具有重要意义。今年的青岛“两会”,青岛市政协委员、青岛市新联会理事、青岛市黄海公证处主任张红光提出多条建议助力青岛房地产市场。
张红光调研发现,过去的二十多年中,房屋交易主要采取“按揭贷款”方式,即购房者先支付首付,并以所购房屋为抵押物向银行申请借款来支付尾款。在这种模式下,张红光算了一笔账。“购房者如首付100万、10年期按揭借款400万,买套总价500万的住房,该购房者为此需要支付约120万元的借款利息、丧失约50万元的存款利息。在不考虑税费的情况下,这套房屋在按揭期限届满时需要升值到700万元,购房者才能达到净值资产平衡,但只要低于700万元,购房者就是亏损的。这就意味着房价不仅不能跌,而且还必须以较高的幅度上涨,才能不断吸引人流和资金流入场交易。”
张红光表示,“按揭贷款”方式之所以在过去能够大行其道,源于房屋具有金融预期、刚性需求,且购房者收入逐年增长,有稳定预期。处于经济上升期的购房者,基于以上原因普遍愿意为此在债务方面进行冒险。“但如今这种交易模式是高杠杆的,一旦购房人陷入债务危机,将面临可怕后果。鉴于此,目前人们对房市只能观望甚至是远离。”
如何提振购房者信心,提高的房地产市场流动性?青岛市政协委员张红光建议创新推行无杠杆的交易模式,消除购房者的担心和恐惧。他建议鼓励房产商“售新收旧”,购房人“以旧换新”从而形成“连环交易”。
此外,张红光建议充分发挥不动产“预告登记”制度对交易安全的保护作用;借鉴信托制度,在交易完成之前将房屋“预告登记”在公证机构或其他具有公信力的机构名下,使登记、交易、税务、公证系统对接信息互通,一体办理提高效率。同时,张红光建议降低法拍率,鼓励自主处置,深化“带押过户”,降低特殊资产对正常资产及城市资产价值的负面影响。
张红光表示,新的交易模式不是为了取代“按揭贷款”方式,而是适应现实的需要让市场和民众有另一种选择,从而激活和恢复市场流动性。